Dr.  LO, Wing Sang 羅永生博士

   

Post
Associate Professor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副教授
Director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歷史教學支援及研究中心主任
History Teaching Support & Research Centre
 
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
Ph.D.,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M.A., University of Peking
Dip., Shue Yan College
 
Publication
Books
(主編)《香港樹仁大學 45 周年校慶紀念圖片集》 (香港:香港樹仁大學,2016 年),285 頁。
(編著):《貞觀政要》 (香港:中華書局,2015 年),357 頁。
《本地史研究:果欄歷史文化地位》(香港:中華書局) 。 (待刊)  《隋唐政權與政制史論》 (台北﹕台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2014 年),296 頁。
(合著)﹕《觀塘人表述的觀塘故事——不同年代觀塘社群口述歷史計劃》 (香港﹕觀塘 區議會/鷺達文化,2014 年),112 頁。
(合編):《東區人了解東區史—東區族群口述歷史計劃之一:福建族群研究》(香港: 東區區議會公民教育工作小組、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,2013 年),91 頁。
(合著):《果欄故事 : 油麻地果欄口述歷史研究計劃》 (香港:油尖旺區議會,2011 年),76 頁。
(主編):《二十一世紀華人地區的歷史教育》(香港﹕香港樹仁大學歷史教學支援及研 究中心,2011 年),293 頁。
《三省制新探 — 以隋和唐前期門下省職掌與地位為中心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05 年 9 月。
(合著):《中國王朝興亡史‧隋唐卷》,南寧:廣西人民出版社,1996 年 9 月第 1 版。
 
Teaching Materials
Twelve talks of general Chinese history( 中國史概論十二講 ), (Singapore: McGraw-Hill Education, 2012), 87pp.
香港公開大學教材:AC162C 中國人文學科基礎課程《歷史與文學》單元一至單元五, 香港:香港公開大學,2000 年第 1 版。 
 
Book Chapter
〈「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」中國古代君主的世界觀—以隋煬帝為例〉,載陳明銶、鮑紹霖、麥勁生、區志堅合編《中國世與世界之多元歷史探論》(香港:香港城市大出 版社,2018 年),頁 3-14。
〈羅定:“一帶一路”文明交流、和平紐帶的承傳者〉,載王元林、劉炳權主編《南 江古道與「一帶一路」文化論壇論文集》(廣州:廣東旅游出版社,2017 年 9 月),頁 51-56。
〈《隋書》中「聖人可汗」一詞探釋〉,載武漢大學歷史系主編《嚴耕望先生百齡紀 念學術研究會論文集》,(武漢:武漢大學出版社,待刊)
〈「以隋為鑑」--重新認識若干被淡忘的隋朝歷史〉,載胡戟主編《紀念汪籛先生百 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西安: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待刊)
〈香港早期的福建移民與福建社團〉,載游子安主編,《『1894-1920 年代:歷史鉅 變中的香港』國際學術研討會」論文集》,(香港:珠海學院,2016 年),頁 67-77。
〈「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」中國古代君主的世界觀〉,載鮑紹霖、麥勁生、區志堅合 編,《中國、亞洲與世界:國際研述選論》(Tentative Title, published by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).。(待刊)
〈「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」隋代君主的天下觀〉,載浸會大學歷史系編《第三屆「漢 化、胡化、洋化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香港:香港浸會大學,待刊)。
〈淺談 “以隋為鑑” 的歷史思想對後世隋唐史教學的影響〉,李向玉主編,《天人古 今﹕華人社會歷史教育的使命與挑戰》(澳門﹕澳門理工學院,2014),頁 209-219。
〈史籍文獻與中國古代史教學——以隋唐史為例〉,載鮑紹霖等(合編),《第二屆廿 一世紀華人地區歷史教育論文集》(香港:中華書局,2012),頁 33-40。
〈中華書局點校本《唐六典》的特點與史料價值〉,載周佳榮主編:《百年傳承── 香港學者論中華書局》(香港:中華書局,2012),頁 226-237。
〈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民生改變〉, in Selina Ching China, ed.,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Association (Hong Kong: HKSYU,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Center), pp.716-721. (ISBN 978-988-18445-0-7). 
〈唐高宗政治權謀的再認識---兼論高宗朝的武則天〉載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》47 期,2012 年 11 月。 〈中國大陸改開放三十年的民生改變〉載《2012 香港亞洲學會年會論文集》,2012 年 9 月。(電子版)
〈「中國與世界」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〉,《京港學術交流》,期 93 (2012 年 3 月), 頁 29-35。
〈第二屆「廿一世紀華人社會的歷史教育」研討會綜述〉,《京港學術交流》,期 91 (2011 年 11 月),頁 32-36。
〈論唐前期使職制度與政事堂發展關係〉(電子版),載台北大學歷史系、台灣國家圖 書館合編,《「帝國之禮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台北:遠流/智慧藏學習科技 公司出版,2010 年。
〈淺談唐人的綠色環保〉,載《第十屆唐史學會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國際會學術研 討會論文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(2010 年)。
〈從政事堂內看三省位變化〉,載於《中國中古史論集》(天津:天津古籍出版社, 2003 年 9 月)。
〈晚唐五代的樞密院和樞密使〉,載於《唐代歷史與社會 — 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 會暨國際唐史學會研討論文選集》(武漢:武漢大學出版社,1997 年 4 月)。 
 
Referred Journal Articles
〈唐高宗政治權謀再認識—兼論高宗朝的武則天〉,《臺灣師大歷史學報》,第 47 期,2012 年 6 月,頁 39-62。
〈從「玄武門之變」看貞觀政權的形成〉,載於《九州學報》第三卷四期(香港:香 港城市大學,2005 年)。 
〈「後魏尤重門下官」說新探〉,載於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‧哲社版》(西安:陝西 師範大學,2004 年第 2 期)。
〈1998~1999 年香港地區唐代學術研究概況〉,載於《中國唐代學會會刊》第十期(臺 北:1999 年 12 月)。
〈隋文帝與三省發展關係初探〉,載於《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(臺南: 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,1999 年 1 月)。
〈1997~1998 年香港地區唐代學術研究概況〉,載於《中國唐代學會會刊》第九期(臺 北:1998 年 11 月)。
〈1996~1997 年香港地區唐代學術研究概況〉載於《中國唐代學會會刊》第八期(臺 北:1997 年 11 月)。
〈唐前期三省地位的變化〉,載於《歷史研究》(北京:1992 年第 2 期)。 
 
Conference Papers
〈「以隋為鑑」 --重新認識若干被淡忘的隋朝歷史〉 (宣讀論文),北京大學歷史系、 中國唐史學會、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合辦:「紀念汪籛先生百年誕辰座談會」, 2016 年 12 月 25-26 日,北京。
〈《隋書》中「聖人可汗」一詞探釋〉(宣讀論文),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中國史 研究中心、新亞研究所合辦:「嚴耕望先生百齡紀念學術研討會」,2016 年 10 月 14-15 日,香港。
〈香港福建社團與族群〉(宣讀論文),香港教育學院文學與文化學系、香港教育 學院人文學院、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合辦:「從文化及文學的角度詮釋香港歷 史」,2015 年 4 月 10 至 11 日,香港。
〈香港早期福建社群的形成與發展〉(宣讀論文),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 中心、嗇色園合辦,「『1894-1920 年代:歷史鉅變中的香港』國際學術研討會」 (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1894-1920s: Hong Kong in Great Transformation), 2014 年 12 月 5 至 6 日,香港。
〈從《貞觀政要、看唐初 “以史為鑑” 思想的特點與意義〉(宣讀論文),香港理 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、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、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 文化研究院、香港孔子學院合辦, 「第四屆中國古文獻與傳統文化國際研討會」, 2013 年 12 月 14 至 15 日,香港。
〈淺談 “以隋為鑑” 的歷史思想對後世隋唐史教學的影響〉(宣讀論文),澳門理 工學院、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、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、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、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合辦,「“天人古今:華人社會歷史教育的使命與挑戰” 國際學術趼討會」2013 年 9 月 9-12 日,澳門。
〈「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」隋代君主的天下觀〉(宣讀論文),台灣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系、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、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、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中國歷史研究中心、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,「第三屆漢化.胡化.洋化國際 學術研討會」,2012 年 12 月 6 至 7 日,香港。
〈「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民生改變〉(宣讀論文) ,香港亞洲研究學會主 辦「香港亞洲研究學會第七屆研討會」( The 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), 2012 年 3 月 2-3 日,香港。
〈「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」中國古代君主的世界觀──以隋煬帝為例〉(宣讀論文),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、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合辦,北京外交學院、香港浸會大學林思 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協辦,「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」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and the World),2011 年 11 月 17-18 日,香港。
〈史籍文獻與中國古代史教學—以隋唐史為例〉(宣讀論文),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、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、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「第二屆廿一世紀華人社會的歷史教 育研討會」,2011 年 4 月 20-21 日,香港。 
〈論唐前期使職制度與政事堂發展關係〉(宣讀論文),台北大學主辦,台灣國家圖 書館協辧,「『帝國之禮』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2009 年 1 月 17 日至 18 日,台北。
〈淺談唐人的綠色環保〉(宣讀論文),上海師範大學主辦,「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 年會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 2007 年 11 月 19 日,上海。
〈唐代政治制度報告〉(宣讀論文),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辧, 「古代政治制度工作坊」,2009 年 1 月 15 日,北京。 〈中國古代史研究與通識教育〉(宣讀論文),香港樹仁學院歷史系、香港浸會大學 歷史系、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,「『廿一世紀華人社會的歷史教育』研討會」, 2006 年 6 月 8 日至 9 日,香港。 
 
Membership of Professional/Academic Associations
2015- Present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香港女教師協會顧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2013- Present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香港電台文化節目「古今風雲人物」主持兼撰稿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1999- Present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國唐史學會理事(香港地區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1997- Present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唐代學會(台灣)會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1989- Present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國唐史學會會員